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农资市场 假农资何时能够让农民放心

农资市场 假农资何时能够让农民放心


发布时间:2014-3-18

    政府加强监管,企业下基层、服务到一线,农民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近日,记者在甘肃、河南等地采访,不少农民表示,购买到假农药的现象很普遍,几乎每买10次农药就可能有两次买到假货。“去年我给家里的麦田里打的除草剂,可现在地里的杂草又冒出来了。”3月2日,陕西彬县新民镇新民街村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村民提起购买的农资,一脸无奈。“买农药时,卖药的人夸效果如何好,可实际打了不管用,现在的农药太让人没有安全感了。”
    农村假农资问题多
    除了假农药,假化肥和假种子也是长期困扰农民的一个难题。一些人表示,现在的农资市场让他们没有安全感,有时甚至需要找人托关系才能买到真货。
    记者在农村调查中了解到,农民一般多在村镇里的个体农资经销商和村镇间的流动农资商贩手中购买农资产品,而这些渠道售假问题都比较突出。
    净化农资市场 信息畅通很关键
    一些专家认为,要从根本上遏制假农资生存和蔓延空间,首先需要畅通农资信息,做强正规农资的销售渠道。
    一些地方和企业已开始在这方面进行有益尝试。最近正忙于联系农民专业合作社,尝试建立农资统购合作关系的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通过把农药集中出售给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配发给农民的销售方式,既能让农民买到真品,又可降低产品售价,让农民得实惠。“农民不必再伤脑筋挑选鉴别,万一买到假农资,合作社还能发挥集体优势,代表大家维权。
    另外,加大对农民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和宣传,从终端市场减少假农资,也是一个好办法。工商部门人士建议可以通过农业、工商部门以及当地政府、村民委员会等公共组织加大对农民自我保护意识和方式的宣传,加大对农民识别假农资能力的培训。对于假农资取证的“老大难”问题,消协提醒农民朋友,使用农资的同时可保留一定量样品,一旦后期发现存在质量问题,这将成为维权的有力证据。
    健康的农资市场环境,最终还要依托强有力的政府监管。现在突出的矛盾是造假者点多面广而监管人员人数有限。在监管人手难再增加的情况下,一方面需要加大力度从源头打假;另一方面,各监管环节的工作人员也需要切实担负起自己的职责,并及时深入田间地头,多管齐下,为农民织一张密实的“防护网”,还农资市场一片碧海蓝天。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报
新疆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确保农资安全——2014农资打假进行中做农资生意十大禁忌农资经销商管理经营必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