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农业技术推广常规滴灌系统建设中问题解决办法

常规滴灌系统建设中问题解决办法


发布时间:2014-4-22

    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滴灌得到了重视,常规滴灌技术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常规滴灌的建设中如不能结合实际,盲目发展建设,就会步入高投入、低产出、低效益的不良循环中。滴灌肥生产厂家按照常规滴灌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仅供参考。 
    第一、常规滴灌地块的合理选择 
    1、土壤质地 
  一般认为常规滴灌对土壤质地无须选择,什么地都能上滴灌,其实不然。在生产实际中,经过多年的对比分析,同样的滴水时间,同样管理技术,而由于滴灌地条件不同所形成产量上的差异是相当明显的。总的分析,滴灌效果优劣依次为粘土、壤土、沙土。进而分析原因,主要是粘土的纵渗要大于旁渗,而沙土相反。粘土的保埔保肥能力明显优于沙土。滴灌随水滴肥,肥料分布相应比较浅,粘土更适合这一施肥特点。因此,常规滴灌建设应首选粘土为宜。 
    2、土壤肥力 
  一般认为,滴灌补肥比较容易,肥料利用率比较高,土壤肥力无关紧要,以至出现在荒地上安装滴灌的做法。事实证明,滴灌也应选择肥力较高的地块,因为滴灌投入比较大,而且不具备改良土壤的基本条件;滴灌种植作物根系浅、易早衰,如一味依靠外部滴灌补充,而土壤的基本理化条件(保墒、透气)不具备,显然,获得高产比较困难。 
    第二、建设规模的合理选择 
  最初建滴灌,人们总认为系统规模越大越好,这样,相应配套的过滤设备、管材、配件、过滤池、首部房屋、防渗渠道、输变电设施等都相应减少,分摊折旧也少,系统规模达到166.6~200.0hm2。但在实际生产中,由于管径、泵水能力、输变电能力造成轮灌周期的延长,作物很容易受旱。而且因管距不同形成出水量不同,滴水滴肥均匀度不易控制。首部泵站管理人员对地块的各级管网阀门开启也不容易有效监管。具体解决办法相应减少系统负载面积,实行轮作,以作物需水最大效率期保证作物实际需水量,确保作物不受旱,正常生长发育为标准。再者就是系统的水泵、输电变压器、过滤系统及管径要匹配。一般新建滴灌系统负载面积以53.3~66.6hm2为佳,既便于管理,又比较经济。 
    第三、首部泵站位置的合理选择 
  一般常规滴灌系统管网品分布设计均以“梳”型或“鱼骨”分布。切不可认为首部泵站建在什么位置都无关紧要。实际生产中首部泵站一般应建在地势高的一端的中心位置上,各级管道距离分布尽可能等分,并因落差的大小而给布距离有所不同,尽可能减少转点造成水阻降低管道水压。 
    第四、各级管径的合理选择 
  滴灌设计工作中,至今还存在各级管网分布是变径合理还是通径合理的分歧,从经济的角度显然变径合算,从力学角度还有待进一步分析。在实际生产中使用变径的,管道距离较远处很容易使作物受旱;而随管径增大,受旱程度显著减轻。因此,在管道分布时要综合考虑,不能从单一因素考虑,否则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第五、支管分布距离的合理选择 
  一般滴灌支管设计往往是额定等分分布设计。在实际操作中,必须与滴灌系统的泵水能力、毛管滴头流量、土壤质地以及地块落差相结合,予以调整分布,这样才更趋于合理。 
    第六、系统首部和管材管件的合理选择 
  滴灌系统一旦建成,相对是一项技术性很强而且比较复杂的工程,同时要正常运行多年,尤其是地下管材折旧年限较长,一般在15年左右,必须确保各部件的建设质量,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体效益。 
    第七、其它方面的合理配套 
  1、渠道防渗。因为滴灌不同于沟灌,滴灌一旦运行,渠道流水周期很长,如不防渗,长期蒸发和渗漏就会影响到常规滴灌的节水效果;
    2、结合多种方式灌水。常规滴灌系统下部要保留一定的其它方式的灌溉面积,防止因停电或泵站系统故障,可以有效分流;
    3、林业建设可以有效发挥屏障保护作用,但林网过密,对作物长势会产生消极影响,一般应以33.3hm2的大网格林网建设相匹配为宜;
    4、水质较好,过滤系统必须完善,否则造成不必要损失;
    5、一般要选水溶性较好的肥料,容易形成沉淀的肥料尽量少用或不用,防止造成毛管滴孔阻塞。 
  综小所述,建设一套完善的常规滴灌系统是一项系统的科学工程,建设质量关系到广大农工的切身利益。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加以完善,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灌溉。
     德化新陆集团致力于叶面肥、冲施肥、滴灌肥、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了解新陆的相关产品请电话咨询:18037495007,或者QQ咨询:198747361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