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聚焦节水农业发展 甘肃新成果

节水农业发展 甘肃新成果


发布时间:2013-11-14

    “甘肃河西走廊是我国玉米制种的重要基地,我们这里使用滴灌的玉米地块,其苗株长势旺,缺苗少,散粉时间长,授粉率高;生育期滴灌亩用水量230立方米,较大水漫灌节水52%;玉米测产367公斤,较漫灌地块增产近30%。在省钱方面更是优势明显,亩节约水费75元、肥料费60元、人工费40元……”前不久,记者来到甘肃农垦条山农工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玉米基地,随行的公司副总经理张庆春一口气罗列出节水技术所表现出的诸多优势。
    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高效农田节水农业是重要的实现路径之一。近年来,甘肃垦区通过建设农田节水设施、推广滴灌节水技术、调整种植结构、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技术服务体系等措施,并与科学施肥、栽培管理、品种引进等技术相结合,形成具有甘肃垦区特色的农业节水“套路”。
    垦区滴灌应用成甘肃样板工程
    甘肃河西走廊分布着农垦所属的16个农牧场,地域分布处于河西河灌区的下游和偏远之地,干旱缺水如同“紧箍咒”一般制约着垦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困难天然存在,但我们不等不靠,结合甘肃垦区的气候地理特点,多年坚持不懈,农田灌溉方式由最初的大水漫灌,到推行小畦灌、沟植沟灌和田间低压管道输水,再到目前大面积推广滴灌节水技术,用有限的资金,不断攻关节水技术,在短短的时间内,让滴灌管带在垦区农田里不断延伸……”甘肃农垦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树军说,采用节水技术后,实施滴灌的农作物,亩年用水量由原先的1000立方米下降到400立方米以下。
    针对不同的区域小环境特点,甘肃农垦主推了三大节水技术模式及配套技术:在水资源缺乏、生态环境脆弱的农场推广膜下滴灌技术,以制种玉米、小杂粮、棉花为主导作物,亩均节水150立方米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10%,平均增产10%以上。在土层薄、粘重,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差,季节性干旱缺水的农场推广垄膜沟灌技术,围绕小麦、大豆、蔬菜和瓜果生产,节水率达40%,平均增产10%以上。针对区域性、季节性干旱的农场推广垄作沟灌技术,节水率达20%,平均增产达5%。
    “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唯有打出组合拳,才能创造农业生产经营的最大效益。在研发推广节水技术的同时,甘肃农垦还将科学施肥、栽培管理、品种引进等技术有效结合,促使高效节水农业突飞猛进。目前,甘肃垦区节水滴灌工程已经成为甘肃省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样板工程。”杨树军说。
    企业积极参与“事半功倍”
    记者来到第五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在甘肃亚盛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新建的厂房内看到,崭新的滴灌管带生产机械一字排开。公司副总经理张杰武说:“甘肃垦区滴灌技术的应用起始于1999年,由亚盛公司利用上市募股资金在甘肃垦区所属的下河清、生地湾、条山三个农场,投入近2亿元的资金建设规模为6万亩的滴灌系统。”
    到2001年,在三个农场推行滴灌技术获得成功后,农垦集团公司与亚盛公司共同投资兴办了高标准的滴灌成套设备生产企业——甘肃瑞盛亚美特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向垦区和市场提供同类产品及技术服务。瑞盛公司先后与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进行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取得了多项实用专利和发明。“目前,滴灌成套设备国产率已达70%,极大降低了滴灌工程的建设成本,为大面积推广滴灌技术创造了条件。”张杰武说。
    垦区滴灌技术应用多年来,在节水、节肥、节劳、增产、改善作物品质等方面优势明显,同时在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表现良好。特别是农垦企业在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等国家大型水利项目建设中实施滴灌工程,对推行高效节水滴灌技术起到了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企业的积极参与可谓功不可没。
    滴灌技术综合潜能仍需释放
    “滴灌技术的应用极大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可以缓解地下水量减少和耕地资源开发造成的地下水超量开采的矛盾,也减少了肥料和化学药品渗漏对地下水的污染,生态环保效益十分巨大。因此,节水滴灌技术的综合潜能还有极大的释放空间。”在条山集团的优质梨基地,农场副场长殷图廷对记者说。
    滴灌不仅具有省水、省工、灌水均匀,能把水和养分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土壤中的特点,而且能改变作物的灌溉方式和种植模式,特别是能提高农产品的品质。许多农场在引入节水农业技术的同时,不断培育和积聚具有产业优势和地域优势的农业产业。在条山集团,现代种业、绿色林果、加工型马铃薯三大产业,被经营地风生水起,三大产业已成为利润超千万元的产业项目,节水农业所带来的联动效应功不可没。
    在甘肃垦区,许多农场因为节水农业技术的推广,带来了生产模式的革命性转变,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传统模式。因为大田作物普遍实行了集中统一经营,使得转移出来的劳动力转向林果蔬等利润高的经济作物产业,拓宽了职工群众的增收渠道。在小宛农场,哈密瓜、酱用番茄两种作物分别亩增产150公斤,棉花亩增产30公斤,节约水费26万元,一年下来多增收400多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示范推广免耕覆盖、深耕深松等蓄水技术,同时开展滴灌施肥、测土配方等技术的复合应用,发挥高效节水技术的最大效益。”杨树军说,甘肃农垦在“十二五”期间,规划再建设30万亩节水滴灌工程,使全垦区滴灌总面积达到60万亩,以期实现垦区80%以上灌溉面积实现高效节水的目标。
信息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